为深入贯彻落实“以评促建”工作要求,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近日,广西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联动广西众创示范基地(爱迪实验室广西众创中心),聚焦“AI赋能+产教协同”双轮驱动,召开学生创业就业专题研讨会。会议以学校“应用型、国际化、复合型”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引,围绕创业孵化、学前教育创新、AI技术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,探索“双创育人”新路径,为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图一 学院领导黄丹丹带领骨干教师参观广西众创示范基地
创业孵化强支撑:从“纸上蓝图”到“落地生根”
会议深度剖析广西众创示范基地的标杆经验,结合学院实际提出“分层孵化+资源聚合”策略。针对学生创业项目“落地难”问题,学院将依托基地的产业对接平台,为学前教育、艺术教育等专业学生提供“轻资产创业”支持,如引入“小象回收”等成功案例的互联网运营模式,推动项目向东南亚市场拓展。同时,学院计划联合基地开展“创业导师进校园”活动,通过模拟路演、实战培训等方式,帮助学生突破资金、法律、资源等瓶颈。目前,学院已与基地达成协议,乡村建设者及教育类专业学生提供一站式孵化服务,助力“小而精”项目破茧成蝶。
AI赋能育新机:从“传统教育”到“智慧创新”
面对AI技术革新浪潮,黄丹丹教学副院长提出“工具+思维”双轨赋能方案。会上重点研讨“雨田”项目团队开发的AI学习手办模型,该项目通过情绪调节、学习功能转移等模块,为儿童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,已获家长与学校高度认可。学院将以此为范例,鼓励学生利用AI技术优化教育服务设计。此外,学院计划在课程中增设“AI+教育”实践模块,邀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将大模型技术与绘本教育、艺术课程结合,打造“能设计、懂技术、善运营”的复合型人才。
图二 会议研讨现场
学前教育谋突破:从“需求痛点”到“创新蓝海”
针对生育率下降背景下学前教育行业转型需求,学院提出“模块化+精准化”改革路径。会议指出,当前家长对个性化教育服务需求激增,学院将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深耕早教、特教、体育及儿童英语等细分领域,开发编程启蒙、艺术思维等特色课程包。同时,借鉴基地“垂直领域深耕”经验,学院计划从大一起按学生兴趣分组,联合优质幼儿园共建“创新实验班”,通过职场体验、社区托育项目实践,培养“一专多能”的行业领军者。
图三 会议研讨现场
校企协同促就业:从“职业规划”到“资源闭环”
为破解学生就业压力与市场需求错位难题,学院构建“调研—培养—输送”一体化机制。一方面,联合广西众创示范基地开展“职业规划大赛”,引导学生从就业、实习反向设计创业项目;另一方面,深化与本地教育企业、普惠园合作。会议特别强调“国际化”就业视野,开发双语绘本课程,服务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教育需求。
图四 集体合照
以评促建,向新而行
广西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将以“迎评促建”为契机,持续深化“双创育人”体系,强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协同,在AI技术应用、学前教育创新、国际化服务等领域培育特色品牌,为广西乃至东盟地区输送“敢闯会创、知行合一”的高素质教育人才,书写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