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启童心育新苗,植根沃土心乡村 ——艺术课堂播撒乡村振兴的希望种子

时间:2025-07-16 作者:学前教育2306班黎金彩 来源:教育学院

2025年7月15日,在广西横州市陶圩镇中心学校充满童趣的“云朵班”教室里,广西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“绘梦陶圩,艺启童心”实践团以艺术为桥,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浸润乡土文化的创意之旅。童谣吟唱与巧手塑形之间,乡村振兴的种子在幼小心灵中悄然萌发。

图一 冯老师带领云朵班的小朋友唱童谣

“小石磨呀吱呀转,陶圩镇里阳光暖……”孩子们清亮的歌声在教室回荡。实践团成员冯佳琪带领孩子们演绎由学院老师创作的《陶圩米粉小工匠》童谣,将陶圩镇的特色米粉制作技艺化作朗朗上口的韵律。孩子们不仅学唱,更在节奏中触摸到家乡美食背后世代相传的智慧与匠心——这远非一堂简单的音乐课,而是乡土文化基因的生动解码。

图二 云朵班的小朋友展示茉莉花粘土作品

当课堂转向茉莉花黏土制作,孩子们的热情瞬间点燃。指尖揉捏着彩泥,一朵朵承载陶圩特色种植印记的“茉莉花”在稚嫩小手中绽放。专注的神情里,蕴含的是对生于斯长于斯这片土地的重新发现与认同。艺术在此刻成为最有力的语言,将“茉莉花之乡”的金字招牌,内化为孩子们心中可触可感的文化骄傲。

图三 孩子们的茉莉花黏土作品集

这堂别开生面的艺术课,其意义远超技艺传授本身。它精准地架起了儿童美育与地方文化传承之间的桥梁,让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有了可亲可感的童年注脚。实践团期盼,当艺术的种子落入心田,孩子们眼中的家乡不再只是风景,更是一份值得守护与续写的荣光。他们未来,就是家乡最蓬勃的文化传承者与创新者。

广西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“绘梦陶圩,艺启童心”实践团以艺术教育为犁铧,深耕乡土文化沃土。童谣里飘出的米香,黏土中绽放的茉莉,都在无声诉说着:唯有当年轻一代真正理解、珍视并自信于足下的土地,乡村振兴的根基才能坚如磐石,焕发出不竭的生命力。这堂云朵班的艺术课,正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,在童心中深植热爱家乡的种子,为陶圩的未来埋下无限可能。

一审:李卓玲 二审:刘欣 三审:梁淑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