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 月,广西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召开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,总结近年来在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,部署下一阶段课程思政深化工作。会上发布的《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》明确要求,教师每周课堂教学中需融入 3-4 课时的思政内容,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。

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堂上,《映山红》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等红色歌曲成为必学曲目。教师在教唱环节中,结合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,讲述革命故事与家国情怀,让学生在旋律中感悟红色精神。要让学生们明白,原来音乐课不只是教唱歌技巧,每首红歌背后都有动人的历史。并且让学生们课前预习时查阅的创作背景资料,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层的理解。

舞蹈教学中,教师将红色主题舞蹈纳入课程体系,通过《红色娘子军》选段等作品的排练,引导学生体会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。“排练时老师会讲解舞蹈动作蕴含的情感逻辑,比如手臂上扬的动作象征着对光明的向往,这种教学让我们在练技巧的同时,更懂作品的精神内核。” 舞蹈课程负责人介绍,目前已整理出 12 个红色主题舞蹈教学案例,形成系统化的思政教学模块。
研讨会现场,各教研室分享了特色做法:通过经典课文的时代背景解读渗透家国情怀,结合科学家事迹培养钻研精神。学院还推出 “课程思政备课手册”,明确不同学科的思政融入点和预习任务设计指南。